查看原文
其他

别急着「攒钱」

2017-08-17 张辉 辉哥奇谭

我在刚毕业的头几年,经常碰到一个问题,即一年到头,看起来工资还不少,但是攒不了太多。一旦发现自己银行账户的钱没有涨多少,就不免在家里盘算如下问题:

钱花到哪里去了?

怎样能减少不必要的开支?

怎样能攒更多的钱?

相信我,这三个问题给你带来的痛苦指数一个比一个高。每次迫不得已问自己这三个问题时,都会有些许焦虑。

甚至在三四年前,也就是毕业十几年后,依然会在某个周末的早晨,突然想起算算自己到底有多少钱的时候,依然会问这三个问题。并且,和刚毕业几年时候的心情不同,这时候你还会面临如下的困境:

银行账户的钱还是不多,没有多到可以「养老无忧」

自己的职场竞争力似乎看到了天花板

刚毕业那几年,总觉得「前途无量,我还年轻」。在职场跌撞起伏十来年后,突然发现能看到不远处的职场天花板,这是一种悲凉的感觉。

如果你碰巧是男生,悲凉度还得+1,因为张爱玲说过:“中年以后的男人,时常会觉得孤独,因为他一睁开眼睛,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,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。”

如果碰到财政大权在老婆手中,工资卡收了,生活费限额,别说买心爱的相机、游戏机,就连和朋友吃饭喝酒吹牛的钱都没有...

这样想下去,真是悲凉到无以复加!

怎么办?我们在悲凉之外是否还有选择?

我的答案是:有的!我们必须给仅有一次的生命以足够的意义,否则千辛万苦来到这世上,只是这样苟活着,心有不甘。

怎么办?既然问题一个个展开,会有更大的烦恼,看不到答案,看不到希望,就让我们重新回到最初的问题:

钱花到哪里去了? - 日常生活、娱乐、旅行、书籍(文化产品)、电子产品(兴趣花费)

怎样能减少不必要的开支? - 若论必要性,日常生活费不能减;娱乐和旅行如果减的太多,会降低生活品质;减少书籍(文化产品)会减少生活的乐趣;减少电子产品(兴趣花费)也会降低生活的乐趣。似乎没啥能减的。

怎样能攒更多的钱? - 这个问题好,当开支降低的空间不大,而降低开支带来的痛苦指数比较高时,我们不妨想想如何增加「收入」?

我在「为什么你需要三份收入?」中,阐明了这样一个观点:我们需要三种不同属性的收入,第一,职业收入;第二,兴趣带来的「第二职业」收入;第三,投资带来的收益。

职业收入对应着日常的正常开支流水,尤其是房租,餐饮等固定的日常开支;兴趣带来的「第二职业」收入可以用来反哺兴趣本身;而真正的可以持久的收益来自于投资。

为了提高「职业收入」,你不仅不应该缩减「自我教育」的开支,反而应该花更多的钱、资源和时间来培养自己,使自己增值。花钱上在职的MBA、EMBA或者英语培训是比较普通的做法。此外还可以花钱去「体验」,比如我们做智能驾驶,自动驾驶,我就投资自己,买了一辆Tesla Model X。虽然是一笔很大的投入,但是因为率先体验最先进的量产智能汽车所带来的潜在收益,会远远大于这方面的投入。虽然买车才四个多月,自己已经体验到因为这种投入而带来的「认知提升」。当然,如果我告诉你我好几个朋友「不花钱」买了Tesla,大家会不会更受刺激?的确如此,我好几个朋友在Tesla股票上的收益早已赚回了好几个Tesla。为了保护这些朋友的隐私,就不贴他们朋友圈的截图了。

为了提高「第二职业」的收入,你也需要加大在自己「技能」、「证书」和知名度方面的投入。花高价去学习精选的课程,拿到含金量比较大的证书,投资于自己的知名度,都是可以做的「投资」。这方面,不仅可能耗费掉你在「第二职业」上的收入,甚至需要有更多的额外投入。但是站在长远的角度,这些投入都是远远值回「票价」的。

为了提高「投资」的收益,有几件事情可以做:最基本的是潜心研究一下投资方面的著作,选择一条自己相信的投资理念。价值投资是一种理念,此外,投资成长股也是一种理念。我一个朋友在过去几年抓住了两只成长股股票,实现了25倍的投资回报。无论哪种理念,为了建立自己对于这种理念的认知,你需要花时间看书,研究,让自己明确的知道自己相信什么,践行什么。提高投资收益的另一种方式是加入风险投资公司,我一个朋友加入VC两年后,自己在二级市场的投资收益大为提高,主要就是受益于自己在一级市场的研究和观察,这是一种「降维攻击」。提高投资收益的终极方式可能是自己成立一家公司,因为只有真正参与到一家公司的运营中,你才能真正理解公司创富的原因。虽然我们常说:你可以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。但是,公司运转的方式和个人成长生活的方式还是有根本的差异。公司在运营过程中涉及很多杠杆,也涉及深层次的管理,这都是「独善其身」时无法体会的。

以上三种「收入」的提高,都是以「加大投入」为前提的,而不是减少投入。这三种方式综合起来,就是希望大家能开拓收入的来源,提升自己单位时间的挣钱效率,让自己的现金变成「资产」,成为时间的朋友,随着时间增长实现指数级的财富增值。

在这个意义上,我不提倡大家「攒钱」(当然,我也不是提倡月光族),我提倡的是「收益再投入」。简单来说,就是工资的收入在扣除必要的日常开支之外,尽可能多的投资于自己的成长。第二职业的收入投资于自己技能和品牌;股票等投资的收益不要取出来花掉,而是要继续再投入到股票中。历史上最成功的投资法则是定投「指数基金」,比这个方法还有效的方式是「红利再投资」(「是指基金进行现金分红时,基金持有人将分红所得的现金以当天基金价格直接用于购买该基金,增加原先持有基金的份额。」)

所以,获得财务自由的方式不是以「攒钱」的方式苟活着,而是以「再投入」的方式去看待一切。

另外,别那么在意「现金」,对于「现金」的在意体现了人性的本质弱点:贪婪、无知和厌恶风险。有很多朋友再加入创业公司或者加入互联网公司时,特别在意offer的现金部分。有一些team成员曾经找我说:涨工资时不希望分股票,希望分更多的现金。对于这种要求,我都会说:你傻呀!如果你不在意这家公司的股票,为什么还在这家公司工作呢。我宁愿多要股票啊,涨的工资部分很多都变成了税金。但是股票,再不套现的时候可以全额的增值!哪件事情划算?

所以,当你把「攒钱」挂在嘴边时,第一表明你不懂得「资产」和「现金」的区别;第二,你对于自己的未来,其实没那么在意。

尤其年轻人,少攒钱,多投资自己!


参考文章:为什么你需要三份收入?

前一篇文章:闲暇与财富

我的原创文章「三观不合,到底是哪三观?」被未那大叔如此「致敬」,请围观之「决定婚姻幸福的,是新三观」,我写的「关系观」这个别扭的说法,都一字不差的挪过去,真可以啊!期待一个说法:)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